我来简述一下绝大多数服装企业里的服装设计流程是什么样的
服装设计流程,取决于你是一个设计师自己做工作室性质的,还是在企业里做,有一定差异性的。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需要亲力亲为做设计——找灵感,找面料辅料,甚至制版,再找加工什么的。
我就补充下一个服装企业里的设计流程。绝大多数服装企业,无论定位,在流程上是大同小异的。这个单干的设计师差异还是很大的。
1、首先是前期调研。 调研内容主要是潮流趋势和竞品商品分析(有的时候是其他部门做,分享给设计部。个人建议设计师自己还是要参与调研,体会不一样)。另外,网上和很多潮流趋势公司其实提供了许多潮流咨询。 对于大多数非潮流创造者和引领者的企业来说, 设计师做的工作主要是紧跟潮流。 除了大家都常做的网上搜索资料,看看杂志, 个人觉得在这里最主要的调研方法应该是去工厂(工厂里做的都是下季要卖的衣服,远比你看网站现实的多);以及做本土市场街拍。 这是真正接地气的做法。
顺便说下,大家都觉得现在生意难做, 我以为不是生意难做, 而是太多人太懒惰了。 什么都想网上搜索搞定,碰到问题就最好有个人或者某个网站提供个现成答案。 懒得自己动脑筋;懒得动腿;有的甚至连嘴动懒得动。 最后就是抄来抄去, 然后苦叹“生意难做!”。 其实机会都在那里,就是要你自己多付出一般人不愿意多付出的。 特别是设计师,只想跑秀场, 不喜欢跑工厂,因为觉得那里不够高大上;但是工厂能更早地看到货品啊; 工厂能掌握新技术啊。搜索能给你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啊?为什么我们的商场卖的东西大同小异, 因为大家从一个渠道抄的啊!
2、和商品部(买手)共同分析历史畅销款、滞销款, 为什么它们会卖的好,卖的不好?对设计师而言,重点是为了分析哪些设计问题导致了商品的畅销与滞销。 比如,有的是款好但是价格问题,那么设计师需要考虑从设计角度降低成本;有的是其实款总的不错,一些可能啰嗦的设计细节导致了顾客的不喜欢。总之,分析历史数据很重要。 这一部分通常由商品部、销售部同事共同参与。
3、品牌公司的设计师并不是凭空而出系列的。 在设计师出主题和系列前, 商品部(买手)会提供一份商品企划表。 商品企划表包括了本季节需要出的各类别款量(比如外套X款,X SKU; 裤子X款, X SKU)。 以及价格、上市波段等要求。 商品企划相当于一个框架性指导意见,设计师根据这个企划做COLLECTION。
4、 设计部根据买手提供的一系列方向性商品企划及流行趋势调研报告开发新一季节商品的设计主题及开发方向(下有图),并与买手、销售部(如有)共同确定该设计方向。
5. 根据各相关部门共同确认的本季产品开发方向及商品计划,设计部开始开发工作。 具体的工作包括开发面料、辅料、寻找设计灵感来源, 制订新季产品开发报告。 按产品开发方向出设计稿初稿(见下图),包括款式图、颜色、面料、印花图案说明等要素。
6. 设计稿通常会经过2~3次与买手及销售部的讨论后最后确认一份终稿。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同时会与样衣开发部门(或者跟单)配合开始样衣制作。
7. 通常正式订货会前,如果有部分样衣已经开发出来,设计部与买手会再次碰头审核样衣并提出相关的修改意见。
8. 订货会开始,订货会期间一般由设计师(一些大型品牌公司也会由销售部)介绍各产品线,本品牌及各大经销商买手订货。
9. 订单交由指定部门(有些公司交买手部,或者商品部或者营运部)汇总,随后交由生产部跟单开始跟进大货生产
10. 买手与跟单跟进大货生产,直到货品按时、按质抵达店铺。
产品开发过程中, 买手常常需要与设计部召开碰头会,每个季节通常要碰头2~5次。对于业务规模较大的服装企业让分布于不同区域的相关部门人员在每个季节经常碰头从时间成本及费用成本考虑都不是很现实。因此实际运营中,在订货会前的碰头会,可以单由各相关部门在总部的负责人参与即可。
另外,服装产品开发及至生产过程中,产品线并非一成不变。 根据买手或者销售部的反馈意见、及生产工艺的可行性、最低订量的限制问题、价格的合理性等因素, 实际上产品设计常常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有些款式不得不取消。
顺便说下,服装企业工作的设计师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面对的至少是3个季节的货品。一个正在卖的;一个正在大货生产的; 一个正在开发的新季。故,设计师的工作并非单纯的画图,找材料,其实沟通、协调占用了不少他们的时间。
看看他们的工作日历表,就知道,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单纯。
产品开发讨论会及会议主要内容在产品开发前及整个过程中,买手需要与设计师多次讨论产品的开发方向及开发细节。 如果是属于非自有品牌的经销商型买手,与设计师见面讨论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多。 如果面对的是大型的跨国企业,那基本上是没有机会见到设计师的,很多内容是通过品牌公司的客户经理沟通的。 不过因为中国市场是巨大的新兴市场,现在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将中国市场提升到战略高度,对本市场的资源投入也逐渐多起来,有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派设计师到本土市场倾听更多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这里用自有品牌买手的产品开发讨论会为代表。 经销商的买手虽然与品牌公司的设计师一般不会有如此深度的联系, 但下文中的会议内容还是会通过某种渠道与设计师沟通的,好的品牌公司也非常在意经销商及零售终端的反馈意见。 两者的差异不在沟通内容, 而只是沟通渠道及频率。
以下排列的顺序也代表了会议召开时间的顺序。
一、 商品企划沟通会
参与者: 设计部、买手(或商品部)
会议主要目的: 沟通新一季节的商品需求
会议主持者: 买手
会议主要内容: 沟通历史商品数据分析,特别是畅销款和滞销款的分析;
沟通本季商品企划需求;时尚潮流调研、分析与预测;
二、 产品开发方向讨论会
品牌新一季开发方向例图
参与者: 设计部、买手(或商品部)
会议主要目的: 明确新一季节的产品开发方向
会议主持者: 设计师
会议主要内容: 设计师介绍本季产品开发方向,包括本季设计主题、整个设计需要传达的感情色彩(情绪), 上市日、色彩、设计灵感来源及重点款式。
买手根据市场及经验给予反馈,对产品开发方向给予肯定或者提出修改意见。
品牌新一季开发方向例图
三、产品线设计初稿讨论会
参与者: 设计部、买手(或商品部)
会议主要目的: 设计师提供设计初稿及样品材料,买手就具体产品线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初稿例图
会议主持者: 设计师
会议主要内容: 设计师提供产品线设计稿、部分面料小样、色卡、辅料小样等原材料样品,向买手介绍自己具体的设计方案;
买手审核面料是否手感舒适、厚薄是否适合季节、注意浅色面料是否会太透、是否容易护理等;
买手审核成本是否在计划范围内(如有成本信息,通常成本会在最晚出来,但总的来说只要有具体样品一般也有大概的报价);
买手审核设计师开发款量是否足够;
买手审核色彩的组合性、延续性、打色的准确性等;
买手最后给予总结性意见与建议,设计师按买手意见再次回去修改设计稿及产品线;
设计初稿例图
专业的设计师团队还会随设计稿附加系列搭配图。 系列搭配图的目的一是为了保证所开发款式相互间可以配套成为系列,二则可以将来培训营业员如何引导顾客作搭配销售。
系列搭配例图
四、 产品线设计修改稿及样衣讨论会
产品线修改稿讨论会的会议内容与初稿讨论会类似。 只是重点是设计部将对产品修正的部分再与买手沟通以确认符合买手提出的要求。 买手与设计师之间的这种讨论会应该一次比一次内容更丰富与完整。 直至最后的样衣讨论会, 这是开正式订货会前的最后一次讨论会。 因为开发周期问题,样衣通常到订货会才会最完整(事实上订货会时也只能看到大多数样衣,而非所有的样衣。品牌公司或者设计师会订货会后通过电邮图片或者其他方式再将样衣寄给买手看)。 所以“样衣确认讨论会”能看到的一般只是部分样衣。
与之前的审核内容相似, 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会主要是为了不断地提升产品线品质。 在有样衣的情况下,都建议买手尽可能自己试穿样衣,以便感受板型、面料的舒适度、款式、可搭配性等产品的各方面要素。
总之, 在服装品牌公司,设计的流程是个系统性且合作性的工程。 而且做过的人都知道,其实设计师真正用于设计本身的时间只是一部分, 更多的是需要和技术部(样衣部)、商品部和生产部来回沟通成本其实挺大的。 所以很多人觉得设计师应该不善言辞, 除非真是天才类的人物, 在大多数情况下,设计师的表达能力还是很重要的。
您好,我想请问跨几个季度的商品调研和流行趋势预测,经常有预测错误的情况,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 很全面,補充下除去少數高端私服,大多品牌是沒有生產部的,基本是協同代工廠進行樣品開發/修改核可/大貨生產作業,
所以設計師在往來溝通上用的時間會比想象中要多不少,堪稱半個業務人員了. 寻找灵感 通过去工厂和本土街拍并不实用,首先去自己的生产部门并没有太多借鉴价值 别人的服装工厂也并不能让外人随意出入吧 通过本土街拍 是可以发现一些流行趋势 然而这些东西太杂太碎 并不能引导你 做出主要设计线路来 通过网上搜资料 只能说是 最合理的方式吧 这和懒不懒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然搜资料也不仅只是机械的抄袭 也要有一些自己的品牌定位的精髓在 嗯是的 每个人在同个行业因为地域或者文化的不同都会有差异化存在 谢谢您的指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