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途趣

标题: 服装制版师必看袖窿深制图公式的取舍 [打印本页]

作者: 似水柔情    时间: 2016-5-29 12:34
标题: 服装制版师必看袖窿深制图公式的取舍
如今,人们在保证服装服用功能(包括御寒和保护功能)的同时,还不断追求着视觉上的审美效果。作为服装结构设计人员,仅仅具备审美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服装结构制图中正确认识各部位之间的相关性,合理安排比例,才能产生舒适、美观的视觉效果。这就需要服装结构设计人员经历充分的理性思维过程。过去,我国的服装结构制图长期沿用含有修正值的线性公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裁剪法。但是,由于传统比例公式过于依赖经验和缺乏变化,使之越发不能适应现代服装造型的需要。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外形式直观、变化灵活的原型方法乘虚而入,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一部分人甚至开始迷信原型。实际上,原型方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部位的调整仍无法摆脱对经验的依赖。也就是说,原型方法在服装各部位之间关系方面,依旧没有达到真正的理性认识。尤其是对于袖窿深变化的问题,原型更是没有很好地解决。 -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调整。让我们暂时抛开原型这个思维模式,运用真比例工具来寻找可以使服装结构设计更加简便、灵活和高效,而且可以使服装结构更加合理的方法。 -   服装制图公式决定着服装的外观形态,代表着服装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反映着影响服装部位的相关因素。因为服装是立体的,影响其变化的决不仅仅是某一个因素。但是要研究服装的变化规律,还得排除干扰,把握一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公式的准确、合理。

例如,“袖窿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位(如图),它不象“胸围”、“背宽”等可以直接测量的部位一样直观。这个部位的公式的是根据普遍的测量结果,结合视觉上的美观比例所设定的。对袖窿深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但只有“胸围”和“身高”是主要因素,诸如“面料厚度”、“肩斜角度”等次要的干扰因素可以姑且不做考虑。为了清楚地理解认识服装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的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袖窿深制图公式加以分析。 -   在传统男装制图过程中,“袖窿深”部位多采用一些带有修正值的线性公式。其中,被人们普遍认可并广泛采用的有如下两种形式: -     (1)1.5/10B+8 -     (2)B/5+3 - (公式中常数项单位是cm,以下同) -   事实证明,在一般正常体型情况下运用这两个公式,其结果还是较为理想的,也比较接近美观效果的真实测量值。这说明过去前人在制定公式的时候是经过反复检验的,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给后人继续探索提供了一定的事实依据。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公式的适用范围。其实上面的公式充其量只能说是在一定范围内接近真实测量值,只局限在一般较小的范围之中。而且形式不够准确、直观,没有明确反映真实情况,并且也不适应现今生产和教学的需要。 -   比如,在B(成品胸围)=100cm的情况下, -     (1)1.5B/10+8 =23 -     (2)B/5+3=23 - 结果是相同(或接近)的。
但是,如果B的值发生改变后会是什么情况呢?假设B=110cm,则 -     (1)1.5B/10+8 =24.5 -     (2)B/5+3 =25 - 结果是不同的。 -   为什么是同一部位的公式,计算结果却不相同呢?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这主要是公式中的修正值——“常数项”的存在所造成的。并且在规格变化的过程中,常数项越大,其变量的变化空间就越小,最终导致其结果偏离实际真实值越远。过去,人们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采取经验调节。但是,在没有正确理论引导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调节都会显得底气不足、苍白无力,无法准确说明问题。 -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采用“0.23B”这个公式来解决袖窿深的一般计算问题,排除了常数项的干扰,形式直观、便于理解。而且运用“真比例尺”还可以免除计算上的麻烦,快速、准确,为实际设计提供了便利。那么,是不是将其转化成如“0.23B”这样没有修正值的形式就是万能公式了呢?并不是这样。前面所说的一般指的是比较接近、近似实际情况,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如果理性地分析一下,我们就会看到影响袖窿深变化的不仅仅是胸围,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我们知道,公式是为了符合服装的普遍规律,即在服装规格改变时保持局部与整体的比例不变,也就是保型。服装生产中的推档、放码(推板),实际上就是在做保型的工作。推板的方式很多,但其中都隐含着保型的目的。我们经常采用的“点放码推板法”,是按照国家“五二、五三、五四”等系列标准执行的。即是以身高为5cm,胸围分别为2、3、4cm为一档进行推放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胸围和身高因素在服装结构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推档、放码过程中,必须对身高和胸围两个因素同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保型的目的。 -   一般来说,我们国家多采用的是“五四”系列的样板推放标准。即身高变化5cm,胸围相应变化4cm,而身高中的衣长相应变化2cm 。既然这样,就可以估算身高和胸围这两个因素在变化时各自所占的比例了。例如我们通过测量得到:女子在身高160cm,胸围100cm,在保证通常视觉美观的前提下,“袖窿深”是23cm。由“五四”系列我们知道了上装中胸围和衣长的比例是4:2,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基本比例对具体数据进行分配:把“袖窿深”=23cm根据4:2平均分成6份,胸围占4份、衣长占2份。从而得出的数据为15.333…:7.667…,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为15.333+7.667=23 。我们把得到的这组数字代回到控制部位的数据中去,因此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公式:“0.153B+0.048h(身高)”约等于“0.15B+0.05h”。这正是目前“真比例技术”推出的“0.15B+0.1半号”这个公式。 -   (注:什么是“半号”呢?我们知道,“号”所代表的就是身高,一般我们研究的人体身高均在100cm以上,这会给我们人脑的计算带来一定的不便。使用“半号”的话,不但可以方便计算,如果不超过“真比例尺”范围的话还可以免除计算,不仅如此,半号与相对稳定的人体上半身长度也有着对应关系。)



仔细观察这个公式,我们会发现,若将公式中比重较小的“0.1半号”简化成常数的话,恰恰是上面的“1.5/10B+8 ”这个公式!看来当初人们是出于简便的考虑,将公式进行了演化,殊不知这表面上的简化却掩盖了事物发展的真实规律。该做法不但没有得到充分的简化,反而给实际的研究、生产、学习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又有多少人从此被经验的大山拦住驻足不前呢! - 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胸围和身高对袖窿深影响幅度的不同,推出另外不同的袖窿深计算公式。如根据“五二”系列可得出公式:“0.12B+0.14半号”;根据“五三”系列可得出公式:“0.14B+0.12半号”。只是这两个公式在形式上和习惯上都不如“0.15B+0.1半号”来得理想,所以我们通常采用后者。其实,也可以将另一种形式“B/5+3”转化成“0.20B+0.04半号”的形式,因为起重要因素的胸围部分比较整,也是一种比较简便的形式。其实,无论是“0.20B+0.04半号”,还是前面探讨过认为比较合理的“0.15B+0.1半号”,都是我们通过理论上假想得出的公式。这些公式必须经过实际的检验才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假如上述公式与实际的美观效果、穿着需要不相符合的话,再好的推理也将没有任何的价值。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真实的测量工作,来验证上述公式的真实、准确程度。笔者认为:之所以说说过去的公式存在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测量的范围的狭窄和对美观效果缺乏理解所致。下面这些数字,是笔者在许多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分别对不同体型(包括矮胖、标准、瘦高等各种体型)进行了小范围的实测,力求数据真实、准确。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数字来实际验证以上的推理。 -   经考察,计算袖窿深的部分公式如下: -     (1)1.5/10B+8 ; -     (2)B/5+3 ; -     (3)0.23B; -     (4)0.15B+0.10半号;
(5)0.2B+0.04半号。 -   我们的检验思路是,把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同审美测量值相比较,哪个公式更加接近审美测量值,哪一个才是首选。我们采用“身高/胸围/袖窿深——适用公式”的形式进行排列,以方便大家观察和比较—— - -   一、160以下的人群: (单位:cm) - 公式实际身高/胸围/袖窿深 1.5/10B+8 B/5+3 0.23B 0.15B+0.1半号 0.2B+0.04半号 -             159.5/105/23.65 23.75 24 24.15 23.68 24.19 -             159/101/23 23.15 23.2 23.23 23.1 23.38 -             154/101/22.8 23.15 23.2 23.23 23.85 22.22 -             153/105/23.5 23.75 24 24.15 23.4 24.06 -             153/101/22.8 23.15 24 24.15 22.8 23.26 -             160/107/24 24.05 24.4 24.61 24.05 24.6 -             159/103/23.4 23.45 23.6 23.69 23.4 23.78 -             155/100/22.8 23 23 23 22.75 23.1 -             159/96/22.4 22.4 22.2 22.08 22.35 22.38 -




二、1米60至1米70的人
公式实际身高/ 胸围/ 袖窿深 5/10B+8 B/5+3 0.23B 0.15B+0.1半号 0.2B+0.04半号 -             165/99/23 22.85 22.8 22.77 23.1 23.1 -            
 164/102/23.5 23.3 23.4 23.46 23.5 23.68 -            
 160/107/24 24.05 24.4 24.61 24.05 24.6 -            
 165/100/23.2 23 23 23 23.25 23.3 -             
165/99/23 22.85 22.8 22.77 23.1 23.1 -             
165/98/23 22.7 22.6 22.54 22.95 22.9 -            
 168/100/23.4 23 23 23 23.4 23.36 -            
 167/102/23.6 23.3 23.4 23.46 23.65 23.74 -            
 163/98/22.8 22.7 22.6 22.54 22.85 22.86



 三、170以上的人群: cm -
公式实际身高/胸围/袖窿深 5/10B+8 B/5+3 0.23B 0.15B+0.1半号 0.2B+0.04半号 -              172/95/22.8 22.25 22 21.85 22.85 22.44 -             
175/98/23. 5 22.7 22.6 22.54 23.45 23.1 -             
174/100/23.8 23 23 23 23.7 23.48 -            
 182/97/23.6 22.55 22.4 22.31 23.65 23.04 -            
 178/100/24 23 23 23 23.9 23.56 -            
 173/97/23.2 22.55 22.4 22.31 23.2 22.86 -            
 176/100/23.8 23 23 23 23.8 23.52 -            
 174/101/23.8 23.15 23.2 23.23 23.85 23.68 -            
 176/99/23.6 22.85 22.8 22.77 23.65 23.32
通过以上大量真实的数据不难看出,在绝大部分条件下,“ 0.15B+0.1半号” 均较其他公式更加接近审美测量值,是最为理想的形式。它这不仅再次证明了身高因素在服装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最终验证了 -       袖窿深=0.15B+0.1半号 -   这一男装真比例公式的科学合理性。 -   女装由于有明显的胸部突起,故而其袖窿深公式可以用0.15B+0.1半号额外加颡量,或者干脆直接采用0.17B+0.1半号来表达。 -   通过以上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对 “y=ax+bz”这种复合式真比例模型在服装结构设计领域的存在加以正式确认。












作者: 浅尝辄止    时间: 2016-5-29 12:34
楼主我想请教你夹克衫的袖子怎么配才最好看呀?求你帮帮忙,在这里先谢谢了。


作者: 半生情缘    时间: 2016-5-29 12:34
看完了 最后y=ax+bZ我该怎么理解 网LZ加以解答一下

作者: 浮光掠影    时间: 2016-5-29 12:34
我刚出来,在学校学的。老师给的公式BLL:0.2B+5.5。相差很大啊。


作者: 烟花沼泽    时间: 2016-5-29 12:34
值得参考





欢迎光临 衣途趣 (http://bbs.yitu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